2024-07-30 17:33:56209次行业资讯
弹钢琴的指法,钢琴踏板有哪些使用方法
弹钢琴的指法
钢琴踏板有哪些使用方法
很多钢琴学生说,他们学会用踏板几乎是“无师自通”的。我本人的经历也大致如此。传统的钢琴教学中,关于如何正确使用踏板的指导少之又少。通过本学期对《钢琴踏板法指导》(以下简称《踏板法》)的学习和讨论,使我们对踏板的发展历史、结构原理、使用原则和基本技巧、不同时代风格作品的踏板应用等方面有了理论认识,并进行了对许多谱例片段的分析和实践,对于我们规范踏板应用、消除误解和偏见、纠正不良习惯以及开阔思路、提高音乐修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在此我想谈谈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对我影响较深的一些体会。
一.在钢琴演奏中运用踏板,“尊重作曲家的原意”是首要的原则。
在《踏板法》一书中,可以时时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点的强调。在“踏板法作为对句法和奏法的一个帮助”一节中写道:“不管踏板的用量多少,演奏者必须遵守作曲家所写的奏法标记,这一点即使是一再强调也不会过分。”(P.52)而尊重作曲家的原意,又包括了如下方面:
1.
遵守作曲家的踏板法标记。对于乐谱上的踏板法标记,作为演奏者不能随意篡改。如章对例11肖邦夜曲(Op.27,No.1)的解释中说的,“在这个例子中,踏板法是由作曲家提供的,如准确地遵守,会产生正确的。”(P.14)很多时候,对乐谱上的标记——包括踏板法标记在内——有一点点不遵守,就会令音乐产生微妙然而明显的不同,从而背离作曲家的意图。这使我想起了另一个例子。美国钢琴家帕尔默在班上指导学生演奏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三乐章,对于乐谱上标记的长踏板他说道:“你应该按照贝多芬告诉你的那样做。”
2.
当乐谱上的踏板法被证明不适用时,可以根据历史条件而对踏板法作适当调整。这样的调整有一个前提,经过调整踏板法所演奏出的音乐必须符合当时的风格,更好地表现作曲家的意图,而不是改变风格、背离作曲家的意图。所以这样的调整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能任意为之。在这个问题上通常会有两种错误的认识。其一是过于保守,认为只要是作曲家写的标记,都应该无条件遵守,漠视因乐器的历史发展而导致的踏板法的不适用。例如,“演奏巴赫不应该踩踏板”就是一个常有的偏见。在《踏板法》第四章“演奏巴赫作品时踏板的使用”中,作者引用布索尼的话明确驳斥了这一点,为我们澄清了这个误解。第二种错误是忽略作曲家的踏板指示,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自由发挥”。这种随心所欲的演奏对音乐造成的损害将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当演奏者的控制能力和音乐修养还未达到相当水平的时候。学习了《踏板法》以后,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会有更严谨的态度和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要学会准确而艺术地解读乐谱。
好的踏板法必须和音乐中的其它要素密切地配合起来使用,尤其是分句和触键法。所以准确而艺术地解读乐谱上的标记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对乐谱的版本也很高的要求。准确地读谱是基础,指的是对乐谱上的一切标记,包括速度、拍号、音符时值、休止符、分句、触键、力度、表情等等,当然还包括踏板法,只要是出现在乐谱上的标记,都应把它解读出来。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许多人的演奏中都有由于视谱习惯不良、粗心大意而忽略乐谱上的标记、从而损害音乐准确性的现象。所以这需要我们长期重视,养成良好的视谱习惯。至于如何艺术地解读乐谱,这就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演奏者对于乐谱的标记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看出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标记。往往相同的标记在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乐谱上,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演绎。这是另一门高深的学问,在这里就不加赘述了。我想举几个《踏板法》书上的例子,来说明何谓艺术地解读乐谱。章例93以肖邦夜曲(Op.27,No.2)为例,说明在长踏板中如何保持原有的触键法。“有些作品虽在旋律线内有许多短连线和休止,而由于风格以及延伸的和声支持的需要,也许仍然要求相当长的踏板。在这些情况下,必须用轻微的伸缩处理和声音的细微差别,来使奏法标记更为明显。”
(P.53)在这里,触键法标记并不完全是通过规定的触键方式完成的,还需要调整音的长度(轻微的伸缩处理)和音色(声音的细微差别)。例97关于肖邦夜曲(Op.55,No.1),作者写道,“断音可能在伴奏音型中被用来标明触键上的轻盈,作为和旋律材料中丰富的歌唱性声音的一个对比。”(P.55)这段话说明,跳音(即作者所说的断音)并不一定像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指音被演奏得短促,有的情况下它可以只是表示一种轻盈的音色。所以在这个地方,踏板就可以相应地延长。例101和102是关于贝多芬奏鸣曲的两个例子,“一个断奏记号可能偶尔被用来标志一个重音……演奏者必须通过音的上下文,来判断究竟一个点或一个尖角形记号表示音符的缩短或是一个重音,或同时二者兼而有之。”(P.57)这充分说明了演奏者决不能机械死板地看待乐谱上的标记,一定要根据具体的音乐(音的上下文)来诠释它们。
三.必须重视听觉对踏板的监督作用。
踏板也被称为钢琴家的“耳朵”,因为通过踏板可以检验出一位钢琴家的耳朵是否足够敏锐。当然,这里的“耳朵”除了指听觉以外,还应包括音乐素养。曾有老师说许多学生不善于倾听自己弹出的声音。在学习《踏板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自己的演奏中也存在这个缺陷。在使用踏板的听觉监督方面,较常发生的错误有:
1.
右踏板用得过多。踩下右踏板,在制音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弹奏钢琴所发出的声音会有共鸣、混响的,对音色起到一种“润色”的作用。这就使得人们倾向于使用更厚、更长的右踏板来使声音变得“洪亮饱满”,而经常忽略了音乐的实际需要。长期习惯于有过多的共鸣之后,听觉对于判断声音是否清晰的敏锐度也随之降低。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在许多人的演奏里踏板显得很“脏”,声音含混,且缺少风格的考虑。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110是贝多芬的一首晚期作品,它的乐章具有精致优雅、含蓄内敛的性格。在该乐章的连接部(见例1),音乐上较重要的是左手声部,右手的分解和弦织体应演奏得干净轻盈。乐谱上没有标明踏板法,释放50~75的制音器声音应该是恰到好处的。但那些数小节相同级数的分解和弦往往会带来一种诱惑,使得演奏者用上很长的全部右踏板,这样右手织体就会带上一点“火气”,显得不够纯净,而且干扰了左手的声音。
2.
缺少临场对踏板采取调整的应变能力。一般人在练习钢琴时,常常会把踏板的运用固定到演奏动作的一套“程序”中去。这本来是一个无可非议的习惯,但是问题在于他们不是以听觉为依据来安排踏板,而是把踩踏板的动作当作一种惯性。当演奏的条件改变时,比如换了不同的钢琴、不同的场地,他们也只能一成不变地按照既定的“程序”演奏,不会根据具体的演出条件来对踏板作出调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能是依靠听觉。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应养成灵敏的听觉反馈机制。当这种机制被无数次形成本能之后,演奏者对于临场调整踏板也就能应付自如了。
四.为了音乐,应该“不择手段”。
在讨论《踏板法》上的谱例时,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说,书上提供的踏板法实在过分精细了,实际上没有必要那么讲究。其实,音乐本身就是非常微妙的东西。如同陈宏宽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的,当声音的长度发生了千分之三秒的改变,我们听不出来,但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对于踏板法也是如此,钢琴和一般演奏者所用的踏板也许只是差那么一点点,局部粗听之下可能没多大区别,但正是累积起来的这一点点差别,使得音乐的整体境界有了天壤之别。所以,对待音乐应该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神,只要是对音乐有益,任何方法都应该去尝试,包括许多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方法。“无声按键”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在我学习《踏板法》之前,自己弹贝多芬的第三奏鸣曲Op.2
No.3乐章时,在展开部向再现部过渡的部分(见例2)遇到了困难:因左手跨不到十度而无法保持低音——此处低音持续的属音在结构上至关重要,但右手清晰的动机式进行又不允许使用右踏板。我于是采取了一种方法,踩下右踏板,在左手用琶音弹出那个十度和弦后,用5指把低音的G重新不出声地按下,随后放开踏板。我原本以为这只是我自己发明的一个可笑的办法,多少有点不正统的嫌疑,没想到在学习《踏板法》时居然看到了同样方法的应用,原来这样的无声按键真的可以作为一种正经的演奏方法。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是为了音乐的尽善尽美,演奏者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是不为过的。
五.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应用踏板。
作为钢琴专业的学生,我们对踏板的一般应用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在《踏板法》中,作者还告诉我们一些踏板的“另类”用法,极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很有实用价值。例如:章例177(P.96),把踏板作为一种对音乐的处理,在每次反复时使用不同的踏板法,而令音乐具有更丰富的变化;第二章例31和例32(P.120~121),事先用中踏板抓住几个音,让这几根琴弦在乐曲演奏的过程中发出共鸣,造成朦胧的气氛和隐约的持续音;第三章例14(P.131),间断地用左踏板来专门削弱内声部,使声部的层次更清晰,等等。每次看到这些对踏板的活用、妙用,都会让我赞叹不已。这些都是前辈艺术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在继承和使用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应发挥出我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努力在踏板的运用中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不喜欢弹钢琴要怎么办才好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弹钢琴是需要兴趣的,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下面就让成都音乐艺考小编来告诉你孩子不喜欢弹钢琴怎么办,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建议
家长认为,本来弹钢琴是一件即开发智力又很有趣的过程,可孩子却十分的不喜欢。学琴之初孩子还比较喜欢,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就一点点减弱,很多学生就是由于极度的没兴趣而中断学琴的。目前孩子学琴的兴趣问题几乎困扰每一个学琴的家庭,绝大部分的家庭如果不是父母极力坚持,孩子早就中断学琴了。
谈到兴趣首先我们要明确兴趣的作用,兴趣是一种愿望,而实现愿望可以使人享受所带来的喜悦,而喜悦可以使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有兴趣的做事情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
相比之下人对于陌生的事物要比熟悉的事物有兴趣,人类天生就对陌生的事物有征服感,因为不熟悉而产生征服的欲望,所以有句话叫物以希为贵。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天天呼吸的空气,当空气质量没问题时,我们从来就没意识到空气的重要,当空气质量很差时,我们就会觉得清新的空气很珍贵。对于不熟悉的人,因为有一种想了解的兴趣而相处谨慎,而十分熟悉的人我们就会不以为然,比如夫妻。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由于孩子天天弹琴,当对钢琴、弹法、家长辅导的方式等熟悉了之后,对弹琴的行为是不会有很大兴趣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 有的孩子性格活跃,对陌生的事物有征服欲望,由于钢琴学习中可以不断的练习新的乐曲而产生兴趣,表面上这类孩子是挺喜欢弹琴的,实际上钢琴的技术训练是很细腻的,要完整演奏一首乐曲不仅需要弹下来,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要求。而对于这类孩子,如果要求松懈,虽然容易有兴趣但没有技术能力,学到一定程度技术能力不够时就会停滞不前,学不下去。如果要求严格兴趣就淡漠。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对陌生的事物缺少征服感,就容易对任何事情都兴趣寡然,学琴过程中要求严不严格都容易没有兴趣。
我觉得孩子不喜欢弹琴是很正常的,在学琴过程中,每天至少45分钟的弹钢琴对于任何人都是很难忍耐的,对于成人来讲,我们能够耐心做事的原因大多不是兴趣,而是责任和利益, 我们可能把做事当作是一种过程,我们更多的时关注于结果,就像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收入,我们可以用这些收入去享受生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而对于工作本身只是实现兴趣的手段。可对于孩子来说弹琴不仅不会给其带来很大的利益,天天的练琴是很难坚持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曾经要求家长每周拿出孩子练琴时间的十四分之一,也就是15-20分钟来练琴,虽然绝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坚持过一个月,但家长心里是明白的,学琴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我们所期待的以天然的兴趣来弹钢琴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许许多多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按我目前的教学经验和,孩子弹琴没兴趣没关系,我们是可以训练弹琴的兴趣的。而训练的办法就是对人的调整,在学琴的初期一切按能够产生兴趣的方式进行训练。我们知道兴趣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以很专著的状态做事,那么我们就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从而达到同有兴趣一样的,具体的办法详见钢琴教学篇。这仅仅是开始,学生一般需要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进行技术训练和稳定,使其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并且在训练基本结束之后,就可进行音乐表现的训练。当孩子能够以真实自然的情感表现音乐的时候,那种音乐给她带来的兴奋和刺激会使他为了再次寻求那种情绪而不断的努力,这种对结果追求的动力就是我们所寻求的兴趣。所以当某一学生在弹琴中找到音乐感时,我会告诉他:你已经入门了,你以后会学下去的。
注:真正的音乐不是演奏者故意的表现,也不是练习强弱就能实现的。音乐是一种语言,当你能够掌握这种语言并能够通过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你才能感觉到什么是音乐。你问那些感受到音乐的孩子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孩子大多会很兴奋得的告诉你:痛快、舒服、发泄。
不喜欢弹钢琴的解决方法
家长要摆正态度,要明白学钢琴和学其他东西的差异性,钢琴需要在精神高度集中的、身体高度协调的情况下长年反复多次重复同样的东西,感到枯燥很正常,没有这个过程是不可能学好钢琴的。再怎么谈教学方法和兴趣等等都只是能凑效一时,终都要归属到“练习”这个字眼上。家长在批评自己孩子羡慕别人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那些孩子和家长付出的辛苦和汗水。让孩子明白好坏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解决的不重要,关键是调动主动性与责任心。
对于孩子来说,值得他们喜欢喝信任的家长是关心他们,尊重他们意见的。但是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比被人差,因此总是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孩子没兴趣,反而带来厌烦情绪,对于家庭生活也没有好处。孩子不喜欢弹钢琴怎么办?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是给孩子好的教育。
不喜欢弹琴的原因
家长应该站立在正确的位置上。教学过程中,老师、家长和学生处于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位置。各司其职。家长位置正确,应该是“联络老师与学生,鼓励关爱孩子”,而不是充当一个“教育者”——那应该是老师的位置。几乎所有家长都是不可能做一个“称职的钢琴老师”,所以家长们应该做的,也是能做的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练习。
必看!钢琴考级中一定不能犯的错误
考级曲目不熟练
钢琴考级要求弹奏的音阶和三首曲子,一般到考前半个月,就应该烂熟于心。如果在考级时,没有对这三首曲子在技术和音乐两方面进行反复演练熟练或者音乐无表现都很难通过考级。
弹错音就慌神
虽然错音不可取,但有很多考生在考级的时候会紧张,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整体流畅,表现好,还是会通过的。较怕的就是一弹错音就慌神,像做错题目那样回过去纠正错音,往往不但补不回弹错的音还影响之后的发挥,使得后面的弹奏乱七八糟的,造成考级失败。
大家一定记住,即使弹错了也要弹下去,一定不要停下来。弹奏的完整性重要于弹奏的准确性,当然,前提是错音不多,否则,就是不熟练的错咯。
忘谱
忘谱比错音更严重。钢琴考级简章中明确规定了背谱,但在考级时,总会有小部分考生根本没背谱。考生在考级过程中由于过度紧张,导致忘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考生只背曲目中的一部分或者背谱根本不熟练。当背谱的时候停顿过多,弹奏断断续续,破坏了整体的连贯性,神仙都帮不了你。
越弹越快
考级时常常出现考生不由自主地慌乱,进而导致弹奏的速度越来越快,给人一种一直往前冲,收不住手的感觉,以致于音乐表达含糊不清。
成都音乐艺考小编在此提醒大家:相对于速度来说,准确性更重要。千万别把“乐曲”弹出“练习曲”的味道。一定要使自己静下心来再开始弹奏。而一旦开始弹奏,就要严格按照自己平时练琴的速度弹,甚至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力求将音乐表达清楚。
弹奏的不是考试规定曲目
按理说这是完全不应该犯的错误,但遗憾的是,每年都有考生拿错教材过来考级,甚至有糊涂的考生,明明报了八级,弹奏的曲目却是七级的。所以,成都音乐艺考小编在此多说一句:一定要核对确认自己的考级信息和考级内容。
总之,备考一定要充分,应考一定要淡定。备考不充分导致踩雷,成都音乐艺考小编也爱莫能助。而关于淡定,成都音乐艺考小编建议大家把考级当作平时的练习就好了,只不过把平时在练习的场地,换成考场而已。不用把考场想得太威严,大可把考场当作练琴房,把假想成天花板,然后像平时练习一样,平心静气地弹奏和感受音乐就好了。
钢琴学得好?读谱过程了解没
1. 看标题,作曲家,情绪术语,速度术语,节拍器标记
标题,作曲家能传递出乐曲的历史背景,风格,曲式,速度,特殊节奏律动等方面的信息。
情绪术语,千万不能忽视,不按作曲家要求的情绪去演奏,即使演奏技巧很娴熟,也会丧失艺术的生命力。
速度术语和节拍器的标记,不是练习的近期目标,是读初期就要明白的远期目标。
2. 看谱号、调号、节拍
什么谱号,确定方向。几个升几个降,什么调式调性,牢记在心。节拍律动,是否弱起,心中有数。
钢琴读谱过程
3.看音高与指法
初学者如果对音符在高、低音谱表上的线间位置不熟悉,首先明确指法,然后确定音高。可用用很慢的速度,但一定要用恰当的指法演奏正确的音符(节奏对了更好,指法音高不明确时,可以暂时不管节奏)
4.看节奏组合
在前面的基础上,根据节拍记号,去繁就简,专门练习节奏组合。可以暂时不理会音高,指法,只看节奏组合,还可以暂时不理会各种装饰音、华彩音型、层次安排等,只看框架结构。
5.看各类音乐符号与术语
在前面的基础上,专门注意乐谱中标记的运音法(连奏、断奏、非连奏)、力度、乐句、层次、特殊律动、语气、情绪符号或术语,同时,注意区分什么是作曲家的要求什么是编订着的建议
6.看曲式、和声、音乐史
在上述的基础上,专门注意曲式结构、和声进行、音乐史等方面的要求,这是达到钢琴演奏风格“神似”境界所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上六条如果不能全部同时做到或同时做到几条,就要进行针对性的分别练习,逐步养成习惯,这六条都严格做到了,读谱也就顺利完成了。
2024-07-30 17:33:56
2024-07-30 17:33:56
2024-07-30 17:33:56
2024-07-30 17:33:56
2024-07-30 17:33:56
Entry Passage
音/吐/明/畅 扬/帆/起/航
音帆艺考微信咨询
艺考微信咨询
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53-55号(城市音乐厅旁)
400-996-5628 (周一至周日, 24小时服务)
400-996-5628(周一至周日, 24小时服务)
yinfanyayun@qq.com
https://www.s1s.cn